1.實驗目的: 認識醣類,並且估算市售手搖杯飲料中所含醣類之種類與熱量(以茶○會、五○嵐為例)
2.實驗原理: 還原糖(含有醛基或酮基之醣類)在鹼性環境下會將銅還原,而自身氧化,形成有色沉澱(黃~磚紅之氧化亞銅,故觀察是否產生沉澱即可知待測液中是否含有還原糖。
3.實驗儀器與試劑:
(1)儀器: 乾式加熱器(hot plate )、 Pipetment和tips 、 Eppendorf 、 試管 、 1000 ml燒杯 、 離心機 、
(2)試劑: 糖試液 ( 1%蔗糖、1%葡萄糖、1%果糖、0.5%果糖、0.25%果糖、0.1%果糖 )、 待測液 ( 稀釋10倍之半糖去冰手搖杯飲料(茶○會、五○嵐) )、 Benedict試劑
4.實驗步驟:
(1) 吸取糖試液各0.5 ml於標記好的空試管中
(2) 各加入1ml Benedict試劑
(3) 將1000 ml燒杯裝入一半的水,置於乾式加熱器上加熱
(4) 水沸騰後將所有試管放入,隔水加熱5分鐘
(5) 取出試管,冷卻後搖晃混合均勻並倒入標記好的Eppendorf中,對稱置入離心機以10000 rpm轉速離心10分鐘
(6) 比較沉澱物多寡及上清液顏色,判斷待測液所含之醣類種類並估算其含量
5.實驗結果:
加熱後:
離心前:
6.問題與討論:
A.討論
(1) 沉澱物:試液加熱後準備倒進eppendorf時,有些沉澱物倒不出來,所以實際沉澱物的量應該是更多
(2) 加熱試管時一次放入太多,溫度會降低
(3) 市面上飲料多用高果糖漿而非蔗糖,原因是若為達到相同甜度,必需用更多的蔗糖,若是用甜度較高的高果糖糖漿可以節省成本
(4) 清液不同顏色:銅離子在不同溫度下會呈現不同顏色
(5) 糖的種類: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糖,常見有白糖、紅糖、黃糖、黑糖,成分皆為蔗糖,主要差別在於蔗糖的純度,顏色最深的黑糖雜質最多,甜度最高;白糖純度最高,然而甜度最低。而另外一種飲料中常見的代糖—阿斯巴甜(天門冬醯苯丙氨酸甲酯),並非真正的醣類
B.問題
Observation 1:1%sucrose、1%glucose、1%fructose, which is positive and which is negative? why?
Answer:蔗糖為非還原糖,故無反應(沉澱);其餘皆為還原糖,與Benedict試劑反應產生沉澱。判斷手搖杯飲料中含還原糖
Observation 2:
(1)Estimate the fructose content in sample.
五○嵐:沉澱量少於0.1 %之試液,以0.1 %計
0.1% X 2 = 0.2% = 0.2 g/100 ml =1 g/500 ml
1g x 10 =10g
1杯飲料中約有10 g的果糖
茶○會:沉澱量介於0.1 %與0.25 %之試液間,較偏向0.25 %,故以0.25 %計
0.25% x 2 = 0.5% = 0.5 g/100 ml =2.5 g/500 ml
2.5g x 10 =25g
1杯飲料中約有25 g的果糖
(2) Estimate the sugar content in a cup of 500 ml drink .
1顆方糖約5g
五○嵐:2顆方糖
茶○會:5顆方糖
(3) Estimate the calories in a cup of 500 ml drink .
1 g糖類4大卡
五○嵐:40大卡
茶○會:100大卡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不正經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其實生化實驗課做的實驗當然不只這些,只是我們是4人一組,輪流寫報告
所以我也只能放我自己寫的部分
看看實驗結果
嗯以後如果要在五○嵐和茶○會之間選擇,我要選五○嵐xd
雖然說喝飲料從來都不是健康的事就是了╮(╯_╰)╭
但飲料真好喝(打飛